第三百五十六章 以友为鉴_抗日之神鹰天降
爱我小说网 > 抗日之神鹰天降 > 第三百五十六章 以友为鉴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三百五十六章 以友为鉴

  军事会议结束了,蒋介石兴奋得很,迫不及待地召见了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。[.la超多好]

  赫尔利听到这位独裁者居然雄心勃勃地说出战略反攻的计划时,表情很是幽默。很明显他的第一反应就是,蒋介石又在忽悠他们。说实在的,赫尔利已经厌倦了国民政府无休止的讨要贷款、物资和装备。美国人不是舍不得钱,问题是他们希望自己的钱能够用在自己希望用在的地方,而不是变成官僚们投机的资本。每当赫尔利听到用美国武器装备的精锐部队在云南无所事事的时候,心里就会产生厌恶。

  赫尔利唯一发现蒋委员长与以往不同的地方,就是说话口气很生硬,仿佛救世主一般,“赫尔利先生,处于军事保密的需要,我无法透露更多的细节。作为盟军中国战区的总司令,我想对美国政府说的就是,为了配合盟军在各个战场上的战略反攻,我国民革命军也将采取大规模军事行动,如果美国盟友希望这次行动能够取得期望的胜利,那就加大援助的力度吧。赫尔利先生,我们不是在乞讨,而是在要求,我使用中国士兵的生命在和美利坚合众国交换装备物资,这一点,请您务必转告罗斯福总统。”

  赫尔利从说话的语气中就知道这是翻译转换了口气,但是蒋先生破天荒地说了这么多,他很惊讶。

  赫尔利承诺,如果中国政府确实展开反攻,美国政府一定不会袖手旁观,将会从军事、经济等方面给予足够的支援。

  美国人的情报部门实际上已经闻到了一些味道,这么多将军云集重庆,尤其是那个传奇的年轻将军都在,绝对不是来参加中国人的春节聚会的。此外他们还发现,这些将军们来到重庆后似乎没有参加什么公众活动就匆匆返回了。就连那个传奇的陈际帆将军都不知去向。

  陈际帆此刻已经在飞往延安的飞机上了。临走前,高焕捷留下了,因为军统的戴老板居然亲自登门邀请高焕捷,说是校长给他的压力很大,他特意请“鹰眼”协助反谍工作。“日寇侵华前,国民革命军拥有128个师,几十个独立旅,虽不敢说是精锐,可至少也能一战。孰料短短一年多,就丧师失地,差点亡国。但是老弟你和你的部队崛起于草莽,却能屡屡战胜不可一世的日军,这是为什么?”

  对陈际帆来说其实这个问题并不难回答,后世学习的时候,无论是在课堂上的讲授还是在下面的讨论,还有各种历史人物的回忆录。但是站在这位抗日名将面前,陈际帆觉得有些不忍心,因为答案很残酷。

  “将军,中日两国的国力差距是显而易见的,而且日本侵略中国的方针蓄谋已久,初期我们打不过是正常的。丢失国土、损失兵员也不奇怪,将军不必挂怀。”

  陈际帆这句话明显有些言不由衷,因为他还有话没说完。果然,张治中将军并不满意这个回答。

  “老弟这话我不敢苟同,就拿你在民国27年的指挥的巢湖伏击战,当时你的兵力为一个团,参加战斗的兵力为1300余人,你的对手是第6师团坂井支队一个野战步兵大队约1000人,你并不占火力优势,但是最终却能全歼对手。这次战斗虽小,却奠定了安徽战局的基础,我们的家乡终于得以保全。至于后来你的那些足以载入教科书的战例更是不胜枚举,告诉我,为什么同是中国军人,会有那么大的差距,难道真是我们这些将领指挥不力的问题么?”

  “将军,”陈际帆长叹一口气,“这个问题很复杂,国民政府的战略是有问题的。国家生死存亡之际,最高层本应在最短的时间内确定方针,战,则应动员最广泛的力量,和,则全体投降,指望打打

  为优化阅读体验,本站内容均采用分页显示,请点击继续阅读!第2页/共5页停停来拖延时间就是慢性自杀。而且最严重的是,民众不知所措,无法聚集在一面旗帜下共同抗战。反映在战争中,就是各地军阀争相保存实力,派系间泾渭分明。”

  张治中没说话,他知道陈际帆所说的都是事实,淞沪会战正是委员长打打停停多次丧失战机,才会败得这么惨,不过他没有评论,他想继续听下去。

  陈际帆不想在什么军阀纷争下面多做评论,他话锋一转,“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首先在兵员的募集上要有科学规划,只有解决士兵的征募、救治、安置、抚恤等工作,让士兵没有后顾之忧,他们才肯在战场上奋勇杀敌,只靠大洋来刺激是绝对不行的。不过,尽管如此,在关乎国家存亡民族生死的战争中,仍然有那么多可歌可泣的英雄血染疆场,我们这些后辈每每想起他们,就不敢有丝毫懈怠,我最大的心愿,就是在抗战胜利后为他们建一座纪念碑,建一座纪念馆,让后世子孙们都记住这些英雄,记住先辈们当年是在怎样困难的情况下抵御侵略,保卫家园的。”

  张治中将军的眼睛湿润了,他仿佛回到了血肉横飞的淞沪战场,仿佛看见部队前仆后继倒在日军海陆空立体火力打击下。“陈将军,谢谢你!有这句话,那些牺牲的将士可以瞑目了。其实,将军还是给我们留了面子的,身为中央军校教育长,我感觉军校的战术思想有些僵化,甚至有些过时。这是我和同僚研读贵军战例得出的结论,坦率地说,我们的战术指挥上也是有问题的。”

  “将军,这个问题既复杂又简单,说复杂,是因为我们的火力与日军差距太大,故每战比集结数倍于敌的兵力,各部队之间战斗力有差异,又互不统属,无法在战场上形成合力,作战时就只能被动防御,结果正中日军的下怀。其实任何军校的课程中都提到过防御作战,简单地说就是确保两翼安全,节节消耗迟滞敌人,最后再安排强大的机动兵团反击。或包抄后路,或打击侧翼,或正面进攻,或分割敌人,总之死守是绝对不会有好结果的。将军,打仗注定是需要士兵生命的,我也是军人,我很心疼那些牺牲在战场上的年轻而鲜活的生命,所以我在指挥的时候会小心谨慎,至少我不能让他们白死!”张治中肃然起敬,他终于知道了,为什么陈际帆会把安徽的行政大权让给那些素昧平生的知识分子,为什么会千里迢迢跑到缅甸丛林,为什么陈际帆会在安徽小心翼翼地搞农村改革,为什么陈际帆会把一半的精力放在经济建设上,又为什么会在华北胜利唾手可得之时举大军入河南救灾,为什么会只身到重庆来说服军界去打一场风险极大的反攻……

  一句话,同样是军人,境界不一样啊,他们这些军人想的虽然也是爱国,但更多的还是忠于领袖,忠于三民主义,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啊!

  其实陈际帆看着这位历史上最著名的爱国将领,心情也是激动的不得了。来到这个时代,他至少懂得了,这些人也曾怀揣救国救民的远大理想,也曾经为国家的繁荣富强努力过,他们或参军、或治学、或从政、或经商。也许,正是这么多令人敬仰的前辈存在,中华民族才能在一次次废墟中重新振作。任何时候,国家都需要这样的人,他们才是一个民族真正的脊梁!

  张治中似乎意犹未尽,又问道:“你对抗战胜利后国家的走向有何看法?当然,这个问题如果不方便,也可以不回答。”

  陈际帆笑笑,心想您就是不问我也得讲啊,战后靠我和几个战友就能阻止内战实现和平?威望不够,还得靠您这样的军界宿将才能实现和平建国的理想啊。

  陈际帆没有正面回答,而是说道:“日本人走了,国共两党要么接着打,要么坐下来谈,就这么简单。”

  张治中将军笑了,因为他发现面前这个可以指挥千军万马的年轻人很幽默,他的话就好像置身事外一样。

  “打内战要简单多了,得民心者得天下,谁能顺应历史潮流谁就是赢家,从这个层面上说,国民政府没有胜算。谈判的话更复杂,但不管怎么复杂总算没有再打,所以无论怎么牵扯精力都不为过,到时候他们谈,我带着麾下部队镇守边疆去。”战毕竟不是什么好事,抗战胜利,国民需要的是休养生息,我们这些军人应该把眼光放在外面,用我们手中的枪,去追究那些对同胞犯下滔天罪行的战犯的责任,去为子孙后代争取更大的空间,这才是我们应该做的。”

  张治中完全无语了,他得承认,自己这些年在重庆官场小心翼翼,已经慢慢丢失了年轻时的血性,陈际帆这些话他从来没有想过,也没有人在他面前提起过。怨不得他能百战百胜了,境界不一样啊!

  认识到陈际帆这个所谓“境界”可能只有张治中一人,因为延安此刻正在紧急商讨对策。陈际帆忽然成了蒋介石的学生,而且蒋介石忽然发飙要把他看家的精锐全部拿出来(共产党的情报很厉害),这让一向把陈际帆看做朋友的政治局有些气愤,又有些摸不透。

  尽管周恩来的电报中提醒,要相信陈际帆,相信这位能够率领军队挽救千万灾民于饥饿的军人。但是基于政治上的考虑,中央政治局在这件事上还是出现了一边倒的局面,对陈际帆这位蒋系新贵并不是很感冒。正值延安整风运动开展得如火如荼之际,政治局委员们即使出于对陈际帆和“神鹰”的好感,此时此刻也没法表现出来。

  唯独毛主席不这么看,虽然他这几天被康生无限制将整风运动扩大化搞得很生气,可是他还是隐隐约约猜到陈际帆此行来延安绝对不是一件简单的事。

  毛主席当机立断命令康生停止他的所谓“整风—审干—肃反”的公式,紧急召开包括刘少奇、朱德、任弼时、张闻天、王稼祥、博古在内的政治局会议商议对策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awxsw.cc。爱我小说网手机版:https://m.awxsw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