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四十七章 一力赈灾_抗日之神鹰天降
爱我小说网 > 抗日之神鹰天降 > 第三百四十七章 一力赈灾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三百四十七章 一力赈灾

  老蒋眼里从来揉不得沙子,陈际帆这么赤裸裸地用全国通电的形式进行威胁,慢说是作为最高领袖,就是军长师长也受不了啊。可老蒋竟然简单就认了,原因很简单,此刻夫人正在美国访问,简单说就是展示中国第一夫人风度讨要贷款,而美国政界上下对中国军队反攻取得的胜利很是赞赏,对陈际帆和他领导下的“神鹰”更感兴趣。这个节骨眼上,蒋介石是绝对不可能闹出什么风波的。

  其实连陈际帆都没有料到,由于他率领“神鹰”第一集团军近三个月来大反攻取得的骄人战绩,不仅使他和“神鹰”在国内的威望剧增,也使盟国对积贫积弱的中国刮目相看,蒋介石这个盟军中缅印战区总司令的地位骤然提高,和美国人的谈判也顺利了许多,美国的援华力度正在加大。

  蒋介石也许不错,可严重依赖外援这一条真的成了软肋,很不幸,这条软肋和陈际帆挂上了勾,一内一外把他捏得死死的。

  汤恩伯没能硬气多久便奉命让开一条道,等到他的部队真正看见钟鼎城率领的第三军时才捏了把汗,同样是中国军人,差距有点大。因为钟鼎城的部队已经开始换装,三个主力师全部是自产的口径枪械,机枪和通用机枪的数量是三十一集团军同等编制的两倍还多,更何况他的部队现在分散在黄河两岸,根本无法对人家形成威慑,不被缴械就烧高香了。

  周口是重灾区,也是第三军进入河南的第一站,第三军虽然在战斗力上略逊第一军和第二军一筹,可是部队的思想教育早在回到安徽就得到了加强,钟鼎城亲自动员,第三军上下视抗旱救灾为自己的天职。思想上统一了,行动起来效率就高了许多。

  部队首先将粮食卸下一部分,在周口各地广设粥棚,然后和周口地方政府联系,按照在编的农民户籍挨家挨户发放粮食,第三军带来的粮食不多,按计划只够这些灾民维持半个月的。希望!我告诉你们,打鬼子是为了百姓!抗旱救灾也是为了百姓!我们此次行动是军事行动,违反军纪者照样严惩不贷!建立功勋者一样奖励擢升!灾区数千万百姓在盼着我们!被饥饿折磨得奄奄一息的同胞在等待着我们!去不去!说话!”

  “去!”,“去!”

  其实三个独立师里的绝大多数士兵当初就是为了混饭吃才参军的,农村灾害他们见得多了,已经麻木了。只是这次真的不一样,没想到自己参加“神鹰”后居然能以士兵的身份去救灾,这本身就是不可思议的事情。士兵们不知道什么大道理,但是他们知道,自己身后这些粮食真的可以救命。

  人心都是肉长的,操场上群情激昂的喊声证明,中国不是没有好士兵,而是缺乏好的带头人。

  国内最精锐的部队成建制地开赴河南救灾,光着一条新闻就可以上各大报纸的头版头条了。其实“神鹰”不是第一支帮助老百姓的队伍,只是因为当年的红军不是政府承认的合法武装,而八路军和新四军因为有红军的渊源没有被广泛宣传。报纸的不断宣传引起了全国一片救灾热潮。

  很多报纸都开辟了灾情专栏,每天都会登载大量来自灾区的消息;学生们一如既往,就像支持抗战那样游行集会捐款;民主人士通过各种途径大声疾呼,希望政府公开赈灾方案;国外记者们一个个领着采访证,踏上奔赴河南采访的艰难旅途……

  山东由于刚刚光复,地方政权还在建设当中,各地抗日民主政权正在想尽一切办法征购粮食。陈际帆望着身后的车队,暗暗感到庆幸,要不是洗劫了青岛,自己现在手里还空空如也。只有基层的士兵们,在陈际帆一声令下后开始就地扎营,并沿途搜寻那些看上去已经奄奄一息的饥民。火生起来了,锅加上去了,水添进去了,米倒下去了,热气开始升腾了,米汤开始冒泡了。

  饥民有救了!

  “厉师长,你派一个连就这在儿扎根,给你十万斤粮食和十口大锅,记住,我要方圆五里不见灾民,若我看见一个,营长就地撤职!你这个师长扣掉一个月军饷!”

  “是!”

  陈际帆把三个师沿着黄河岸边的几个县市一路展开,就地开设粥棚。但是他知道,光靠施粥是远远不够的,只能解决当务之急,要想有效解决问题,还要动员更多的人手,运来更多的粮食和燃料。

  安徽毕竟是“神鹰”的基地,上上下下组织严密,思想高度统一,而且行政效率非常高。以巢湖为中心的县市是安徽粮仓,这里土地肥沃,风调雨顺,加上几年来农业基础设施上不断投入,农业科技的广泛推广,粮食产量在全国已经跃居首位。救灾动员令下达后几天,各地农民踊跃交粮,政府部门和农业发展委员会收完公粮之后,王继才的安徽资源股份公司带着大量银行贷款按照市价全部收购。光是巢湖一带,半个月收上来的粮食就高达三百多万吨。

  安徽中部定远至淮南虽然不如南方的粮食多,但也收上来一百多万吨,皖北诸县土地贫瘠,但是救灾如救火,上下同心搞了四十万吨。

  淮南、淮北煤矿加班加点,采掘出灾区最需要的燃料通过火车运到开封、郑州,在由平汉线运往豫南诸县。“亏你还是读书人!水能载舟、亦能覆舟,这个道理难道还要我重复吗?不错,我是在努力抗战,可是我们抗战的目的是什么?河南饿殍遍地,白骨露野,这时候居然还要纳粮,你们就是这样当父母官的吗?”

  这位县长看来是横了心:“长官,老百姓死了几个,可土地还是中国的,可士兵要是饿死了,土地就成了日本人的了,这其中的利弊,您是抗日名将应该很清楚。”

  “放屁!你的书都读到狗肚子里了,人民死了,留下这些土地你去种吗?老子不想跟你废话,你们这样对待人民会有报应的。我不杀你,从现在你给老老实实呆着,如果再去和老百姓抢粮,老子手里的枪当真是烧火棍吗?”

  刚刚处理完这件事,没想到国民政府的两位赈灾大员就到了,这两人在河南省主席汤恩伯的带领下直奔郑州,带着蒋介石的“旨意”宣读中央的意思:“诸位长官,灾要救,军粮也要收,这是两码事嘛,国难当头,我们都要为国分忧,不能因为救灾而减免军粮;第二嘛,不应对灾情夸大其词、过分宣传,以免影响抗战士气、混乱国际视听……总之,赋税一个字都不能少,舆论上正面文章要做,反面文章也要正面做。在此我们郑重告诫各位,诸君受领袖栽培提携才有今日,一定要做到实事求是才好。”

  这份“圣旨”立刻让河南官场的腰板直了起来,陈际帆虽然官阶不低,但他不属于本省系统,所以这些河南官员在中央大员的支持下根本不买他的帐,会议完毕后,各自回去准备完成自己的公粮收缴任务去了。

  陈际帆心里感到阵阵悲哀,不是

  为优化阅读体验,本站内容均采用分页显示,请点击继续阅读!第4页/共5页为国民政府,因为他终于知道了,为什么历史上国民政府能够在如此艰难的条件下抵抗八年,又为什么在抗战后声望如日中天之时仅仅四年便丢失了全部江山,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,你国民党活该!

  可是他现在却不能冲动,现在正是抗战最关键的时候,算算时间,各大国之间的国际会议也要召开了,国家的长远利益不能因为他的冲动而耽误,蒋介石再混蛋,可他不能代表中国,更代表不了中国的以后。

  陈际帆分别给胡云峰、钟鼎城去电商量,说老蒋不愿免除河南税赋,今年老蒋的任务是上缴公粮250万石(一石约70多公斤)。咱们不能和老蒋翻脸,又不能让河南百姓挨饿,怎么办?

  两人听到老蒋居然在如此大灾面前坚持收缴公粮,都出离地愤怒,胡云峰的电报措辞更加强硬:“让罗汉把坦克开过来,直接缴了汤恩伯这个王八蛋的械,把老蒋的部队赶出河南,他们不配呆在河南!”

  钟鼎城要冷静得多,他在电报里说:“如果咱们有余粮,可以借给河南省。这样不致和国民政府翻脸。”

  胡云峰知道了更生气:“老钟出的什么馊主意,安徽的粮食是天上掉的么,他蒋介石要是铁心反攻,我安徽军民勒紧裤腰带也保证他大军吃喝,可他的精锐全窝在西南吃干饭,还要从灾民嘴里抢饭吃,我不干!”

  最终,陈际帆还是妥协了,他给蒋介石去电,说河南今年的军粮全部由安徽代缴,条件是他要有在河南处置救灾事宜的全权。并且承诺,250万石粮食一颗不少会在十月底上缴,希望在这里期间,河南全省官员能够以抗旱救灾为重,只要挺过今年,形势会好起来的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awxsw.cc。爱我小说网手机版:https://m.awxsw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